|
新聞動態 > 金融動態 > 正文 |
抓住貸款利率放開新機遇 |
來源:浙江日報 2013/7/23 14:50:00 |
|
|
上周五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管制,我們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自此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利率市場化,對于浙商而言有哪些利好呢? 首先就是我省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機構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企業同這些金融機構的議價能力則會得到提升。在告別之前銀行業“法定”利差利潤的市場下,本身存量客戶沒有大型金融機構龐大,利率市場化改革會倒逼中小金融機構花更多的心思去深入了解客戶,主動服務客戶,不搞價格一刀切。 利率市場化的第二個利好就是我省產業發展資金流入渠道差異化現象將更加明顯。這種差異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大企業的資金更多將來自大的金融機構,而中小企業的資金則更多會來自于中小金融機構。這種差異化的渠道資金來源帶來的好處是企業資金成本的匹配優化。眾所周知,大型金融機構偏愛選擇與大型的企業合作,地方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客戶往往也是地方上的中小型企業,這是金融行業的行業特征所決定的。利率市場化把這一金融行業的特征變得更加明顯。同時地方中小型金融機構往往對地方上的中小企業更了解,有針對地服務這些企業同時整個社會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也會隨之減少。 再次,利率市場化對于浙江的金融證券業發展會帶來新的商機,浙商的證券機構將迎來更多的創新機會,同時浙商系的投資理財產品會變得愈加豐富。浙江作為國內證券市場交易量最為活躍,理財創新最為積極的地區,金融浙商對于資本市場的嗅覺非常靈敏。利率市場化,對證券市場而言,增加了更多的投資選擇機會,尤其在目前國內股票市場低迷的行情下,利率市場化對于銀行票據和貼現業務以及債券回購、逆回購等市場的價格波動會產生更靈活的幅度空間,同時帶來的盈利機會也會增多。相比權益類投資而言,固定收益投資的整體風險又是非常小的。所以這將會給我省金融市場參與者帶來巨大的投資商機。 最后,浙江作為國內的期貨強省,在期貨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定價權以及期貨公司總部經濟的優勢非常明顯。利率市場化為國債期貨這一全球最重要的金融期貨品種的開放掃除了行政壁壘,浙江的期貨行業也將會隨著國債期貨的推出而開始在金融市場,特別是金融衍生品市場占據更加強勢的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目前,浙江的期貨公司憑著與生俱來的市場嗅覺和強有力的行業執行力,已經開始布局國債期貨戰略,為打造浙江成為一流的金融衍生品定價中心而厲兵秣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