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昨日保監會、證監會年度工作會議的結束,中國金融監管層“一行三會”今年的監管路線也全部浮出水面。從“一行三會”披露的年度工作重要點來看,今年的金融監管政策鎖定了同一個關鍵詞——市場化改革。其中保監會將重點擴大費率市場化覆蓋面,證監會明確提出繼續簡化行政審批推進IPO注冊制改革,而央行和銀監會今年的頭等大事則分別鎖定在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和籌備民營銀行開閘上面。
保監會:費率市場險種將大擴容
繼人身險預定利率上限放開之后,分紅險和萬能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有望在今年內起航。
在昨日召開的2014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今年將啟動分紅險、萬能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力爭年底前實現人身險費率形成機制的全面市場化。
啟動費率市場化覆蓋壽險產品的同時,項俊波還強調,下一步要啟動與費率形成機制相適應的精算制度,完善分紅賬戶管理和分紅特儲制度,放開前端的同時從后端管住風險。
對此,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市場化的定價機制一旦確立,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與保險監管的倒逼作用將不可避免。這也倒逼險企研發更貼近保障的保險產品。
而針對業內關注度頗高的商業車險條款的費率市場化改革,項俊波則表示,條件成熟的地區可以先行先試,從試點地區反饋的經驗和問題中探索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
證監會:IPO注冊制有望獲突破
在昨日召開的2014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肖鋼提出,將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等9項任務實現監管轉型。
肖鋼將今年的工作重心細化為9個方面,其中,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備案登記等事項,以及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被排在了九大工作重點的前兩位,這也讓市場對于IPO注冊制改革充滿了猜測。
此前有消息稱,證監會近年來最大幅度機構改革即將拉開序幕,并有望在2015年取消發審委。而本次監管工作會議則被外界認為將對本輪機構改革做出部署。巧合的是,早前傳出的機構改革總體思路正是趨向從機構監管轉向功能監管,同時推進監管重心向稽查執法轉型。
此外,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高稽查執法效能等工作,也被肖鋼列在了今年工作的重要位置。
銀監會:首要任務發民營銀行牌照
在銀監會前不久剛剛結束的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銀監會表示,今年將著力擴大銀行業對內對外開放,民營銀行將采取試點先行方式,首批試點3-5家,成熟一家批設一家。
銀監會表示,第一批民營銀行有望在3月前發牌,但具體何時開業要看各銀行自己的情況。
不過,在民營銀行開閘的問題上,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政策雖然有部分放開了,但監管層仍然會比較謹慎”。而市場人士也認為,目前民營銀行相關細則尚未出爐,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民資辦銀行需要設立較為嚴密的監管政策控制風險。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表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金融機構破產退出機制是放開準入的重要前提,民營銀行的監管細則應與這兩項基本制度的規定相銜接。
央行:利率市場化為頭等大事
央行在2014年工作會議中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市場普遍認為,存款保險制度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先行基石,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出爐,實際上就是推進利率市場最終完全自由化。
目前,我國的利率市場僅剩存款利率最高只能上浮10%這一最后限制。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面對存款利率最后一躍,央行下一步可能根據銀行盈利能力、經營理念,適時逐步提高銀行存款利率浮動幅度。同時推進同業存單發行與交易,逐步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范圍。 而這一切,實際上都是在為利率市場化做準備。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表示,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是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前提,預計存款保險制度將會很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