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酒的中國,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產名酒,大多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烙下難以磨滅的壟斷性印記,如茅臺之于貴州,汾酒之于山西,青啤之于青島。在這種消費認知模式之下,諸暨同山燒如何走向產地規?;钠放瞥砷L模式,尤其是要實現在紹興黃酒產區的品牌大樹底下異軍突起,這對于全國名酒產區的小品類新酒開發來說,極具積極意義和示范效應。
一是生態品牌化,彰顯產地品牌基因力。
一方水土釀一方好酒,好酒必擁有獨特的生態環境基因。諸暨同山燒為什么具有優良的品質呢?除獨特的工藝傳統之外,要更多從從自然環境和生態當中去找證據。從產地區位來看,諸暨同山鎮所處的地理緯度與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安徽迎駕等同處于全球的北緯30°名酒帶。從區域環境來看,諸暨兩山(會稽山、龍門山)夾一江(浦陽江)的盆地地貌,造就了此地獨特的釀酒氣候和微生物環境,與貴州茅臺鎮有許多相似之處。好酒有理由,生態是最好的品牌背書。
二是新型城鎮化,夯實產地品牌驅動力。
酒緣鎮而名,鎮因酒而興。酒與鎮相伴而生,貫穿了中國酒業的千年歷程。四川省啟動以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六朵金花為代表的名酒名鎮(名街)建設,江蘇洋河新區規劃打造系列酒文化創意商業綜合體來提升城鎮化發展思路,貴州茅臺鎮提出了酒業與旅游的雙輪驅動戰略,都對同山鎮的城鎮化建設有著參考意義。2015年浙商大會,同山鎮政府將攜手浙商群體,暢談浙江特色小鎮建設,助推同山鎮的城鎮化建設。
三是創意產業化,培育產地品牌生長力。
中國白酒產業有其獨特的文化性,它從農業社會走來,在走向工業化的過程當中又遭遇到互聯時代的來臨。諸暨同山燒的產業化之路,單純走大規模工業化的道路是有相當風險的。為此,同山鎮政府嘗試借助互聯網發展思路,積極借鑒諸暨本地特色產品香榧、珍珠等發展經驗,與華東林交所進行合作,將同山燒搬到了大宗現貨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借助華東林交所“交易所+電商”的模式,希望做大做強同山燒產業。
四是旅游平臺化,釋放產地品牌傳播力。
諸暨作為西施故里和越國故都,是山水形勝的優秀旅游城市,具有很好的旅游認知度和滿意度,其酒文化旅游的大環境條件較為良好。同山燒可以園區和酒鎮為核心載體,充分聯動區域歷史文化、生態旅游產品開發,通過平臺共享、品牌授權、廣告植入、市場對接、營銷捆綁等創新方式,找到廠地合作和酒旅協作的價值切入點,全面釋放旅游的文化交流功能和品牌溝通功能,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品牌感知體驗。